pg电子

    技术交流

    瘦肉型商品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范

    发布时间:

    2018-08-17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瘦肉型商品猪的品种、营养需要、饲养管理和防疫。

    本标准适用于绍兴县范围内,可供绍兴县规模养猪户饲养瘦肉型商品猪使用。

    品种

    本标准所规定的瘦肉型商品猪品种为杜大长或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父本均为杜洛克,杜大长猪的母本为大约克公猪与长白母猪杂交一代的母猪;杜长大猪的母本为长白公猪与大约克母猪杂交一代的母猪。

    营养需要

    瘦肉型商品猪的饲料为配合饲料,根据生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需要的不同,分为四个阶段供应相应的饲料:仔猪前期料、仔猪后期料、生长肥育猪前期料和生长肥育猪后期料。四个阶段具体划分和对应饲料见表1

    瘦肉型猪不同阶段的饲料供应表

    日龄或体重阶段对应的饲料

    7日龄~10千克仔猪前期仔猪前期料

    1030千克仔猪后期仔猪后期料

    3060千克生长肥育猪前期生长肥育猪前期料

    60千克~出栏生长肥育猪后期生长肥育猪后期料

    各阶段的饲料营养成份见表2

    各阶段的饲料营养成份表

    品种指标仔猪前期料仔猪后期料生长肥育猪前期料生长肥育猪后期料

    消化能(mj/kg) 13.80      13.39    12.97             12.25

    粗蛋白(%)     20.0       18.0     17.0              16.0

    粗脂肪(%)     3.0        2.5       2.5               2.5

    粗灰分(%)     7.0        7.0       8.0               8.0

    粗纤维(%)     4.0        5.0       7.0               7.0

    (%)       0.701.20  0.501.00 0.400.80       0.400.80

    总磷(%)      0.60        0.50      0.50              0.40

    赖氨酸(%)    1.30       1.00     0.85              0.75

    含硫氨基酸(%) 0.78        0.60    0.55              0.50

    水份(%)≤     130       130    130 1           30

    食盐(%)      0.300.80 0.300.80 0.300.80        0.300.80

    饲养管理

    4.1 仔猪前期

    仔猪前期是指出生到断奶的小猪。

    4.1.1 新生猪的护理

    4.1.1.1 接生:根据母猪的预产期和分娩征兆推测母猪分娩时间,母猪分娩时要有专人看护,以防新生仔猪压死、淹死等;仔猪出生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口、鼻和身体表面的粘液;在离腹壁3厘米处结扎止血后断脐、断去2/3尾长、与牙床齐平处剪平犬齿,不伤害牙床,伤口用5%碘酒消毒;假死的仔猪及时挖出口鼻粘液后用人工呼吸及倒提拍臀抢救。

    4.1.1.2 吃足初乳和固定乳头:仔猪出生后直接放到母猪身边,让仔猪吃上初乳;对弱猪一定要采取人工辅助哺乳,直到仔猪能自己站立吃乳。在3日内做好每只仔猪都固定乳头吃奶。

    4.1.1.3 寄养:若母猪所产的仔猪数多于乳头数,则需对多出的仔猪在吃足初乳后寄养到同期(3天内)分娩的母猪栏内哺乳。

    4.1.1.4 预服抗菌素和补铁:仔猪出生后预服抗菌素(土霉素或金霉素或氟哌酸),以防黄白痢;同时补铁150毫克。

    4.1.1.5 饮水:在哺乳3天后给予饮清洁水。

    4.1.1.6 温度:仔猪要保温,在仔猪栏舍内要垫一层干稻草,舍内温度为25℃,仔猪栏内用红外线灯泡保温,温度为32℃,一周后降至28℃。

    4.1.1.7 清扫与防湿:及时清扫在仔猪栏内过剩的饲料并保持栏舍干燥,避免用水冲洗。

    4.1.1.8 防压:仔猪3日龄内,防止母猪压死仔猪,可采用母乳猪分开睡觉来防止,哺乳时将仔猪放回母猪身边,然后再装回仔猪保温栏内。哺乳的间隔时间为6070分钟。

    4.1.1.9 去势:健康的小公猪在20日龄左右阉割,阉割时天气晴朗,阉割前停料,阉割前后注射抗菌素和维生素k

    4.1.1.10 早期补料:710日龄的仔猪可开始诱食,用仔猪前期料和嫩草等在补料栏内调教吃料,每天投料56次,要少喂勤添,并及时清除剩余料,让其自由采食和饮用清洁水。

    4.1.1.11 适时断奶:仔猪日采食量达150克以上、体重超过7千克可断奶,断奶日龄一般夏季为2528日龄,秋季为2830日龄,断奶的方式是将乳猪转入保温、干燥、清洁的保育栏内饲养。

    4.2 仔猪后期

    指断奶进入保育舍内饲养的仔猪。

    4.2.1 合理分群并栏:将断奶仔猪根据“留强不留弱、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群,转入保育栏;尽量将同窝的仔猪并入同一栏,对不同群的仔猪并栏后喷洒低浓度的农福,以防打架。

    4.2.2 饲养密度:保育舍内饲养密度为0.30.5平方米/头,每栏2224头。

    4.2.3 温度:断奶第一周内温度为30℃,以后每周下降12℃,直至22℃。

    4.2.4 饲料:断奶后在12周内继续喂饲仔猪前期料,待仔猪适应环境后逐渐改为仔猪后期料。

    4.2.5 喂料次数:第一周内每天喂饲四次,以后改为每天三次。

    4.2.6 加强观察:观察仔猪的生长、活动、采食和粪便,发现病、弱、僵猪后,将其并入一栏,及时治疗;发现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缓慢的仔猪,应添加13%的柠檬酸水、酶制剂、多种维生素等。

    4.2.7 清洁干燥:及时清扫栏舍,但不宜用水冲洗

    4.3 生长肥育猪

    仔猪在保育舍内饲养5周以后,体重3060千克阶段。

    4.3.1 转栏:从保育舍转入育肥舍的猪应是从同一保育栏舍内的仔猪为基础进行组群。

    4.3.2 密度:饲养密度为0.550.8平方米/头。

    4.3.3 定位调教:及时对并栏后的猪群进行“吃、睡、便”三定位调教,以保证栏内清洁干燥。

    4.3.4 喂料方法:一周内使用仔猪后期料,以后用生长肥育猪前期料,用粉料或颗粒料干喂。采用自由采食或日喂13餐,不限量饲喂。

    4.3.5 饮水:供应清洁的饮用水,不断水。

    4.3.6 温度:猪舍内的温度为2218℃,夏季要防暑降温,对30千克以上的猪可采用淋浴、泼水、喷洒、排风等措施降温。冬季需要保温。

    4.3.7 加强观察:经常观察猪群的生长、活动、打斗、食欲、大小便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4 生长肥育猪后期指体重60千克至出栏阶段

    4.4.1 饲养密度:后期的饲养密度为0.81.1平方米/头。

    4.4.2 喂料方法:喂饲肥育猪后期料,可用粉料或颗粒料,日喂23次。实行控料喂养,每天的总喂量为自由采食的80%左右。

    4.4.3 饮水:供应充足、清洁的饮用水,不断水。

    4.4.4 适时出栏:体重达到90100千克可出栏。

    5. 防疫

    5.1 综合防制措施

    5.1.1 猪场应选在上水上风方向,坐北朝南,通风高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远离居民区和工业区,与其他猪场应保持500米以上的间隔,又要便于隔离、检疫、消毒和排污。

    5.1.2 应实行自繁自育和全进全出,若必须从外地引进猪只,须经有效免疫并隔离观察715天,无疫病则可进入场内饲养。

    5.1.3 进入场内的人员、车辆、用具要消毒,场内不准饲养其它动物,不准带鲜活畜产品进场,死猪须经无害化处理,粪便要集中在下风处密闭堆放发酵处理。

    5.1.4 实行严格的消毒制度。猪场门口设立消毒池,池内放2%的烧碱溶液,消毒液每3天更换一次;空栏先清扫后彻底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后过一周使用;0.1%消毒威、抗毒威等消毒药交替使用带猪消毒每周12次。

    5.2 药物预防和驱虫

    5.2.1 仔猪黄白痢预防:在母猪产仔前23周口服黄痢灵散或仔猪白痢散,仔猪在25周时饲料中添加土霉素;仔猪在57周时用水肿散,并添加抗菌素。

    5.2.2 驱虫:仔猪在断奶后23周内用左咪唑10毫克/千克体重驱虫。

    5.3 免疫程序

    5.3.1 20日龄:皮下注射猪瘟疫苗3头份。

    5.3.2 28日龄左右(断奶时):皮下注射链球菌弱毒菌苗1头份(链球菌发生过的猪场);肌肉注射口蹄疫高效苗1毫升。

    5.3.3 60日龄:皮下或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4头份;肌肉注射口蹄疫高效苗1.5毫升。

    5.3.4 90日龄:肌肉注射口蹄疫高效苗3毫升。


    更多内容


    A

    2024年pg电子动物营养研究院联合山东省蛋鸡技术创新中心为全国不同区域蛋禽养殖场送检的玉米、豆粕、石粉、全价料等样品提供了检测服务,本文对部分检测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分析。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展示大型鸡舍内部不同位置蛋鸡的生产性能差异和环境质量差异,以为规模化蛋鸡养殖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摘取主要研究结果,为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A

    由于天气原因,昼夜温差比较大,最近技术走访和服务时,有客户反映个别区域的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保育猪及育肥猪出现肠道疾病问题。在此,pg电子饲料技术服务部温馨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减少疾病对猪场的困扰,为猪场增产增收。

    A

    采食量是影响蛋鸡体增重和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养殖一线经常出现蛋鸡采食量偏低的现象,经分析发现,除了与饲料能量浓度以及常规饲养管理因素有关以外,还与蛋鸡育雏育成阶段胃肠道的发育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选取2篇国际学术期刊文章,摘取主要的研究结果,阐明玉米粉碎粒度对雏鸡胃肠发育的影响,为蛋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