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技术交流

刘秀梵:禽病流行新动态

发布时间:

2018-10-11


禽流感、新城疫是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如何有效防控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重大问题。近日,在湖北武汉召开的第七届兽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秀梵对上述禽病的流行动态进行了解读。

新城疫一直困扰我国养禽业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免疫鸡群非典型新城疫频发,水禽中特别是鹅也发生临床新城疫症状,引起大批死亡。此外,其他禽种发生新城疫也屡见报道,养殖场容易分离到新城疫强毒。但近5年来,我国新城疫流行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刘秀梵称,我国免疫鸡群非典型新城疫极少发生,鹅发生临床新城疫症状得到控制,很少分离到强毒,而其他禽种,除鸽外,发生新城疫报道案例减少,在规模化的养殖场,也很难分离到新城疫强毒。

“国家要不失时机制定新城疫根除规划,实现从免疫无病到不免疫无病的过渡。”刘秀梵认为,近几年来是我国新城疫防控得最好的时段,在全国范围内已很难分离到一度猖獗流行的基因VII强毒。

H9N2亚型禽流感是我国家禽中存在最广泛,传播效力最高,传播速度最快的禽流感,也是目前最难控制的禽流感。自1998年以来,H9亚型禽流感流行特点主要表现在: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各种日龄的鸡都易感,临床严重程度有较大差异,但经济损失都很大。产蛋鸡产蛋量下降10%~60%或绝产,肉鸡、育雏鸡或育成鸡死淘率10%~80%不等;与一些其他病原体存在显著的协同致病作用;近年来绝大多数分离的毒株均获得气溶胶传播能力,在高抗体情况下仍能感染鸡,导致病毒大量复制并排出。但当前,这种类型的流感流行趋势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刘秀梵介绍,主要是H9亚型禽流感与其他病原体的致病协同作用,诸如禽大肠杆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或多种免疫抑制病原体,需要引起重视。

谈及亚洲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刘秀梵表示,亚洲H5N1(H5NX)亚型禽流感是迄今为止在全世界流行地区最广、持续时间最长,也是对养禽业危害最严重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这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进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从H5N1进化为

H5N2、H5N5、H5N6、H5N7、H5N8;H5亚型某些分支在2015年已完全消失;两个亚分支不断进化出新的亚分支;HA受体结合部位从禽源进化为禽源和人源双结合特性,对人的感染性增强;传播能力增强。

H7N9亚型禽流感是从对鸡无致病性逐渐变为高致病性的禽流感,是迄今为止感染人类病例最多的禽流感。刘秀梵表示,这种H7N9亚型流感在家禽中并无生存优势,特别是与H9N2亚型病毒相比。他称,近年来的检测数据显示,家禽中低致病性H7N9病毒正在消亡。

在防控和根治禽流感的难点上,刘秀梵认为,一是因为丧失了最佳扑灭时间,已变成大范围常在性流行;二是我国家禽业饲养模式复杂,生物安全水平普遍较差,而且过分依赖疫苗;三是我国家养水禽的饲养量巨大,生态环境复杂,利于A型流感病毒在环境中的持续和净化;四是我国动物疫控管理体制仍有完善的空间,加之社会生态环境的不尽如人意,都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更多内容


A

2024年pg电子动物营养研究院联合山东省蛋鸡技术创新中心为全国不同区域蛋禽养殖场送检的玉米、豆粕、石粉、全价料等样品提供了检测服务,本文对部分检测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分析。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展示大型鸡舍内部不同位置蛋鸡的生产性能差异和环境质量差异,以为规模化蛋鸡养殖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摘取主要研究结果,为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A

由于天气原因,昼夜温差比较大,最近技术走访和服务时,有客户反映个别区域的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保育猪及育肥猪出现肠道疾病问题。在此,pg电子饲料技术服务部温馨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减少疾病对猪场的困扰,为猪场增产增收。

A

采食量是影响蛋鸡体增重和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养殖一线经常出现蛋鸡采食量偏低的现象,经分析发现,除了与饲料能量浓度以及常规饲养管理因素有关以外,还与蛋鸡育雏育成阶段胃肠道的发育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选取2篇国际学术期刊文章,摘取主要的研究结果,阐明玉米粉碎粒度对雏鸡胃肠发育的影响,为蛋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